029-83246120
尿失禁的發(fā)生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巨大的困擾,而這種病又常常發(fā)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,在臨床上的治療中,除了正規(guī)的藥物治療外,還需要結(jié)合平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護理,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恢復(fù)自身的健康,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治療,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尿失禁日常要注意什么。
1. 心理護理 尊重患者的人格,給與安慰和鼓勵,使其樹立信心,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。
2. 攝入適量的液體 向患者解釋多飲水能夠促進排尿反射,并可預(yù)防泌尿道感染。如無禁忌,囑患者每日攝入液體量2000ml。入睡前限制飲水,以減少夜間尿量。
3. 持續(xù)進行膀胱功能訓練 向患者和家屬說明膀胱功能訓練的目的,說明訓練的方法和所需時間,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。安排排尿時間,定時使用便器,建立規(guī)則的排尿習慣,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(fù)。初始白天每隔1~2h使用便器一次,夜間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。以后逐漸延長間隔時間,以促進排尿功能恢復(fù)。使用便器時,用手按壓膀胱,協(xié)助排尿。
4. 鍛煉肌肉力量 指導(dǎo)患者進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鍛煉,以增強控制排尿的能力。具體方法:患者取立位、坐位或臥位,試作排尿動作,先慢慢收縮肛門,再收縮陰道、尿道,產(chǎn)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覺,在肛門、陰道、尿道收縮時,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,每次縮緊不少于3s,然后緩慢放松,每次10s左右,連續(xù)10遍,以不覺疲乏為宜,每日進行5~10次。同時訓練間斷排尿,即在每次排尿時停頓或減緩尿流,以及在任何“尿失禁誘發(fā)動作”,如咳嗽、彎腰等之前收縮盆底肌,從而達到抑制不穩(wěn)定的膀胱收縮,減輕排尿緊迫感程度、頻率和溢尿量。病情許可,鼓勵患者做抬腿運動或下床走動,以增強腹部肌肉張力。
5. 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,經(jīng)常清洗會陰部皮膚,勤換衣褲、床單、襯墊等。
6. 外部引流 必要時應(yīng)用接尿裝置接取尿液。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壺緊貼外陰部接取尿液;男患者可用尿壺接尿,也可用陰莖套連接集尿袋,接取尿液,但此法不宜長時間使用,每天要定時取下陰莖套和尿壺,清洗會陰部和陰莖,并暴露于空氣中,同時評估有無紅腫、破損。
7. 留置導(dǎo)尿 對長期尿失禁的患者,可采用留置導(dǎo)尿管,定時放尿,避免尿液浸漬皮膚,發(fā)生壓瘡。
8.減輕造成尿失禁的誘因。
護理尿失禁患者的方法以上八種都很重要,但重要還是心理護理,只有尿失禁患者心理健康,愿意去配合接受治療和護理,那樣才可以完全的治療尿失禁,讓尿失禁患者早日恢復(fù)過來,因此作為一個親人,去護理自家的尿失禁患者就是我們的責任了。
另外,除了以上的幾種,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1.詳實紀錄每天的飲食及大小便情形,以利醫(yī)生追蹤原因。
2.克制水份攝取,尤其是睡前。
3.避免酒精。
4.避免咖啡因,咖啡因也是一種利尿劑。
5.少喝葡萄柚汁。
6.保持排便通暢。
7.戒煙。
8.減肥。
9.排尿時盡量排光膀胱的尿液,然后站起來再坐下,微向前頃,再排一次。
10.勿憋尿,一有尿意,應(yīng)馬上去排尿,盡量在飯前、飯后及睡前,將尿液排盡。
11.訓練排尿習慣,先在短時間內(nèi)固定去排尿,再慢慢延長,可有效改善尿失禁的問題。
12.睡的地方離廁所不要太遠,方便排尿。
13.在打噴嚏、咳嗽、提重物或彈跳時,應(yīng)事緊縮括約肌,以免尿液外漏。
14.有尿失禁的前兆,放松心情再緩步走向廁所排解。
15.使用成人紙尿褲。
上述的介紹相信對各位朋友有所幫助,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夠為大家所重視和采用。當然,醫(yī)生的意見大家應(yīng)該要聽,在治療期間千萬不能喝酒抽煙熬夜,放好自身的心態(tài)去積極面對生活,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盡早恢復(fù)健康。